(作者:高洁)“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我们最需要警惕的是‘技术至上主义’。”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钟正告诉记者,部分教育工作者将数字化视为解决教育问题的“”,过度强调技术对教学效率的优化,却忽视教育作为“育人”活动的本体价值。“这种认知偏差导致数字化工具被异化为目标本身,而非服务于教育规律的手段。”(《中国教师报》)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当下,华中师范大学钟正教授的提醒振聋发聩:要警惕 “技术至上主义”,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数字化的错误认知,正悄然影响教育的本质。教育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,其目的是助力教育更好地 “育人”,然而,一些教育工作者却走入误区,将数字化当作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 “”,过于关注技术对教学效率的提升,却忘却了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,这种本末倒置,使得数字化工具偏离了服务教育规律的初衷,成为了追求的目标本身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明确教育的核心价值,不被技术表象所迷惑,在教学实践中,教师需将育人理念与数字化手段有机结合,比如在运用在线教学平台时,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,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,而不是单纯追求课程进度的快速推进。学校党组织要强化引导,通过开展教育理念培训、组织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,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数字化观念,引导教师认识到,技术只是手段,育人方为根本,鼓励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,合理运用数字化工具,创新教学方法,提升教学质量。教育部门要制定科学的教育数字化评估标准,避免单纯以技术应用程度来衡量教育成果,引导教育资源合理分配,确保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服务于教育的本质需求,保障教育公平,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。教育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,但 “技术至上主义” 绝不可取,党员、教师、学校党组织和教育部门要共同发力,只有坚守教育的本体价值,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,才能让教育在数字化浪潮中保持正确方向,真正实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使命,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(作者单位:江油市青莲小学)